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
作者:南京卓远
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行业是建筑垃圾处置下游应用的关键环节。在天然砂石资源短缺和价格上涨、“无废城市”及新固废法修订的刺激下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正成为新的投资热点,但行业长期存在的来料和资源化产品的双向需求风险均不稳定的核心问题仍未解决,许昌金科的暴雷就是当前行业困境的缩影。为解决当前痛点,从政策端到企业端,有一些创新模式正陆续涌入,如河北、山东等地的建筑垃圾特许经营权,上海城投环境等企业与街道合作收纳居民建筑垃圾,北京建工的装修垃圾一体化收储,来运新程、清城邦等互联网运营商构建的智慧化建筑垃圾调运平台等,正在逐渐化解监管方、垃圾来料、项目方、运输企业、消纳场等局部需求的匹配问题等,新路径、新模式、新技术将重塑建筑垃圾资源再利用产业链各环节的利益格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行业发展困境
建筑垃圾行业与生活垃圾焚烧行业相似,收入的是垃圾,销售的是再生产品,依靠垃圾处理费用、再生产品销售收入盈利,且以政策为导向,形成相关行业的刚性需求。但相较于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建筑垃圾资源再利用行业正面临来料和资源化产品销售两头受阻的局面。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场在进料环节进场面临两大痛点,一是质量不稳定, 由于建筑垃圾的来源十分广泛,不同垃圾组成差异较大,现场分类较为困难,因此来料质量不稳定。另外,还有部分建筑企业会将钢筋等高附加值产品自行利用或出售,将渣土、碎石,以及其他拆分难度高的低资源化价值的产品运往资源化处理场所,使得资源化处置企业需要进行先期分类才能进行进一步处理。 二是来源量不稳定, 由于建筑垃圾的监管、收集、运输尚未形成闭环,且建筑垃圾清运、处置费用由建筑垃圾产生的企业支付,部分建筑企业会选择一些无资质的处置企业或偷运到空地进行掩埋倾倒以此降低该部分费用,这就导致建筑垃圾综合处置工厂面临无垃圾可处理,如深圳市在2021年共有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设施38个,总设计处理能力4283万立方米,而2021年实际处理量为1660万立方米,产能利用率不足40%。另外,源头减量、建筑垃圾运输半径小、地域性、周期性等因素均是导致来料不稳定的原因,而来料问题将直接影响建筑垃圾处置企业的收入端。
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销售渠道仍未完全打开。一是目前我国以建筑垃圾为原料的再生产品市场仍然不成熟,再生产品认可度较低, 包括再生砖、再生水泥、再生混凝土等,国家层面并未出台明确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目录,市面上也缺乏统一的再生产品标准。同时,应用市场以及最终的消费端对于再生产品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疑虑。 二是再生产品的竞争力较弱, 我国原材料市场相较于日本、欧美等国家仍能够满足当前建筑需求,欧美等国家的建材原材料储量少、价格高,再生产品的价格优势大,而我国再生产品的价格、成本与建筑原材料相比没有比较优势。
多方利益待协调,特别是政府侧对于建筑垃圾监管存在诸多难点。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流程复杂,涉及多方利益,垃圾回收处理企业偏好分类好的垃圾资源,尤其是那些可以匹配自身再生产品产线的原材料;运输企业注重经营效率,如运力调度问题,以及可持续的订单与项目履约等问题;政府侧注重监管与国有资源的合法化收入;项目建设方关注垃圾处理总成本的降低,而如何平衡多方利益是当前建筑垃圾产业资源化处置的重点 ,特别是作为政策引导性行业,政府侧如何监管将影响产业后续发展。 当前,上海、北京、河北、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均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对建筑固废管理部门职责以及源头减量、联单管理、处理方案备案、运输、综合利用、消纳、跨区域平衡处置等内容作了规定,特别是将建筑垃圾中砂石、土方等自然资源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如国土资函190号明确项目废弃砂石料须纳入公共平台销售,北京《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分类处置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 特别强调试点放开土方自主循环市场, 区城市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时需严格核对用土需求真实性。 但政策细则落地和实施还需要时间来推进,且建筑工地以及装修装潢工地较为分散。 建筑垃圾的监管以及后续处置涉及环保、土地、自然资源、财政等多部门,各部门间难以协调,监管流程复杂,信息滞后及对接不畅等问题使得政府相关部门难以及时掌控相关违规行为。
图1 建筑垃圾产业链图谱
二、行业发展新模式
1、循环经济政策持续深化,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市场有望打开
我国天然砂石骨料资源短缺、价格高企的势态长期持续,天然砂石骨料的市场占比逐步减小,再生产品市场潜力正在扩大,特别是当下势头正盛的装配式建筑利好深加工的高端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在此背景下, 一方面,地方正通过循环经济相关政策推动再生砖和再生混凝土产品应用, 并出台了系列规范提升资源利用产品认可程度。如河北省于2022年规定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使用再生粗骨料、再生砌块(砖)、再生沥青混凝土等产品占同种类产品的比例不低于20%。2021年,河南洛阳也规定在政府性投资项目中再生产品替代天然砂石建材产品的比例不得少于30%。上海出台了《上海市建筑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制定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砌块(砖)技术要求》《工程填筑用装修垃圾再生集料技术要求》等地方标准,提高本地产品的认可程度。 另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资金支持, 建筑垃圾项目在实际运营中,可获得有关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等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如2022年11月23日,上海市发改委公示了《上海市2022年度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专项扶持计划》,其中有4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入选,总获得专项资金6565.34万元。
2、移动式+固定式技术方案解决运输半径及运输成本等问题
传统的建筑垃圾处理需要将建筑垃圾运送到专门处理场地,而当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方案已经形成移动式、固定式、产业园模式三大生产方式,可以有效实现分类与综合利用。 目前,诸多运营企业采用了移动+固定+循环产业园结合的模式,在源头对于建筑垃圾实施分类,并选取合适的处理方案进行资源化利用,提高整体效益。 从建筑垃圾试点城市效果来看,通过“移动+固定+循环产业园”等布局和模式来设置资源化设施的地方资源化利用率可达22%。如北京建工资源公司采用了“固定终端+临时设施+小型模块运作模式”,建筑垃圾收集可以实现全域100%覆盖、不出区、不填埋,该模式在海淀、怀柔、朝阳等区域实现了落地。
3、智慧化赋能资源化处置各大环节,降本增效明显
当前,智慧化手段和技术提升正在推进行业各大环节实现突破,多个应用场景实现降本增效,尤其是建筑垃圾监管、溯源和来料调配方面。
一是实现了监管方对建筑垃圾动态监管。上海、广州、长沙、福州多个省市区监管部门均探索打造一套可视化的建筑垃圾监管平台。 实现智慧化平台监管后,能够有效识别黑工地消纳、违规乱倾倒、三超一偏等违规行为,实现产能调配、运输调度、票据电子结算、油费结算,智慧工地、供应链金融打造等,可形成土方增量收益,智能运输运费节约、油费及人力成本节约、税收增加等效益。 二是实现了对于建筑垃圾的智能识别、调运和溯源。 当前来运新程、清城邦、小步创想、上海山美等科技、设备企业打造的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调配平台、数智土方消纳管理模式、电子联单体系、智能垃圾识别系统、建筑垃圾运输智慧监管平台已经落地。通过在前端建立庞大、多元的数据库对建筑垃圾进行智能分类、来料溯源、调配分析规划等,有效解决建筑垃圾来料不稳定、建筑垃圾资源化生产台账不规范、运输路线不合理,资源化产品绿色认证等问题。
4、数字化服务商、物流企业、拆解企业等新玩家入场
除了传统的垃圾回收处理企业、建筑垃圾设备制造企业、大型环保集团及地方国企, 互联网供应商、物流企业、拆解企业进入开始行业,欲在行业重点环节打通行业价值链,重塑利益分配格局 。
当前 如清城邦科技、小步创想、来运新程等 互联网信息数字化服务商 ,关注到建筑垃圾领域的监管需求和盈利增长空间,将其作为智慧城市服务商的重要板块, 通过提供数字化平台建设服务、大数据管理服务、整体化解决方案及配套设备实现企业盈利。而好运拉渣等处于中间环节的运输企业则 基于对建筑垃圾来源、运输车辆、消纳场地的前期信息积累, 提供来料—运输—消纳信息对接服务、前端标准化拆解服务、运输服务等,收取服务费用 。另外,当前部分一线城市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建筑装修垃圾分类的价差,若砖渣混凝土块里面没有掺杂木头塑料等杂物可比混合杂垃圾消纳费用能节省至少30%, 有部分拆解企业嗅到行业商机,积极布局建筑垃圾源头拆解环节,如江苏黄埔再生资源等企业 ,将报废楼宇拆除后,实施建筑垃圾拆解分类给卖再生资源制造企业或自行生产再生产品,赚取中间差价。
三、商业模式新趋势
当前,一些企业依靠对产业运转模式的深刻理解, 通过资源绑定、互联网滴滴、资源化调配平台付费管理等新模式 解决监管方、项目方、运输企业、消纳场等局部需求的匹配问题破局行业核心困境。
1、建筑垃圾来料端绑定
建筑垃圾的形成通常具有一定区域性,因此可以与街道、政府、房产商等进行合作,统筹一定运输半径内的建筑垃圾。
一是与政府进行合作,统筹管理区域建筑或装修垃圾, 如上海城投环境(集团)与青浦区绿化市容局以及区域街道合作搭建青浦街道装修垃圾集中收纳点;成都建工预筑科技与简阳政府合作, 获得简阳市建筑垃圾的独家经营处置权,在政府授权的范围内对建筑垃圾进行收集运输 ,通过市场运作以及特许经营形成“政府/建筑方+企业”片区化的统一管理,锁定来料渠道 。
二是与建筑类企业建立良好合作以打通价值链是一个可靠的思路, 如维尔利公司作为联合体牵头人与国投生态环境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组成的联合体中标,项目收入来源包括垃圾产生者付费、资源化再生产品销售收入、政府可行性缺口补贴付费(其中处理服务费66.5元/吨),合作绑定整合了维尔利多年的固废项目运营经验和上海建工的建设能力、建筑工程资源,有利于未来打通来料和销路渠道。
2、资源化产品应用端绑定
针对再生资源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较小、认可度较低、销售渠道闭塞等问题可采取与用品方绑定按需生产或定制化生产等方式。
一是利用装配式建筑等绿色产业发展风口,与装配式建筑等企业合作生产定制化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符合行业标准的绿色建筑产品等 ,以此提升产品价值和认可度,如安徽六安循环经济产业园,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与装配式建筑生产企业锁定,其装配式建筑项目所使用的回收混凝土、再生骨料由加工建筑垃圾得到,使得原料价格比天然砂石料低10%,下游应用产品更具有竞争优势。
二是与G(政府)端绑定。 当前各地政策均鼓励政府工程应用资源化再利用产品,如 《广东省建筑垃圾管理条例》中提到“ 国家机关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组织在政府采购中,应当优先采购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及满足使用功能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项目使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 ”政府工程将成为资源化产品重要客户, \"许昌模式\"是实践中资源化利用G端绑定应用得较为典型模式,但该模式或存在一定风险,尤其是关于特许经营权的应用边界、应用的合规性、特许经营权监管问题。当然,各地对于建筑垃圾资源化相关的特许经营方案也在不断完善, 如长沙出台了《建筑垃圾特许经营方案》,方案对辖区范围内的拆除垃圾(含道路沥青垃圾)、工程垃圾、装修垃圾的资源化处置实施特许经营,设定一定期限(15至30年),并严格按照特许经营合同对特许经营企业平时处置行为进行监管,探索把拆除、转运、处理等各个环节一并列入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特许经营范围,形成全链条闭合处置模式 ,相信未来特许经营权的问题将有效得到改善。
2、互联网滴滴模式
建筑垃圾多为零散分布,各环节企业间存在的信息偏差降低了行业整体需求匹配效率, 尤其是中间的运输环节。因此众多企业从互联网运输平台中挖掘商机,打造滴滴模式。如好运拉渣、多多拉等平台方解决施工方的建筑垃圾处理需求与建筑垃圾清运车队的集中匹配、找车难、市场价格混乱、司机违规倾倒建筑垃圾等问题,去优化路线就近派车,或进行全流程的资金、物流和品控的把握,解决履约层面的问题,有效促进“收—运—再生—应用”体系高效运转。
北京建工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的装修垃圾收运处一体化模式就是互联网滴滴模式的典型。 在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分类处置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对于装修垃圾收、处的政策要求以及装修垃圾分散、规模较小等难点的背景下,北京建工资源顺势推出了装修垃圾收运处一体化模式,从源头到处置平台实现全链条产业。用户可以通过装修垃圾收运处一体化小程序,实现一键下单,享受“滴滴”服务,最后末端计费,即建筑垃圾产生者在小程序预约清运,将清运费直接支付平台,在装修垃圾被送至正规处置终端、过磅计量后,平台再将相关费用支付给运输企业和处置企业。一体化小程序还能够实现运输线路实时共享,各个环节全程可溯,打造了便捷下单、及时清运、资源化处置的闭环管理。收运处总费用由“固定的处置费用+变动的运输费用”构成,装修垃圾产生量大则可以按“车”下单清运,量小也可以论“袋”下单。根据收运距离远近不同,收运费在每车1100元至1500元之间;少量装修垃圾按统一规格装袋,按袋收费,每袋24元至32.5元不等。北京建工资源公司与朝阳区来广营乡、东城区朝阳门街道、西城区德胜街道,以及首华物业公司、朝阳环境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从收取装修垃圾处置费用以及再生产品两端盈利。
3、统一调配消纳付费模式
建筑垃圾资源合理调配是当前相关部门监管重点,尤其是土方、砂石等资源,合理监管、统一调配可以实现建筑垃圾来料的需求有效对接、节省中间成本、减少自然资源流失、规范市场秩序,同时创造收益。 当前多地政府通过授权国有平台来进行全市建筑垃圾(土方、砂石)的调配和消纳并按照市场化运营收费的模式,如长沙高新采用的“来运数智土方统筹调运平台”。
其运营企业长沙麓谷环保通过进行统筹高新区消纳资源,如消纳场、回填场、工地回填、土地标高、矿坑回填、退耕还林资源等,将本地消纳资源管理纳入数字化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运营,实现工程回填与工程出土的智能互配,为工地提供最经济、环保的消纳资源。 基于市场行为,有偿为企业提供建筑垃圾管理、统计、结算等信息化服务,通过市场化模式和价格杠杆有效规范建筑垃圾行业秩序。 当前平台已接入运输企业150家,已安装智能感应标签的车辆1569辆,工地344个(含已完工),消纳场173个(含已完工),出入口的智能感应设备(来运机器人)25套,平台下发工作交办单1940条,对发票员的派遣数6238条,产生的有效电子联单累计90万余条,按照当前长沙的工程渣土消纳价格限价为26元每平计算,已累计创收2.7亿元/年,节约市政倒土费8000万元/年。
在实践中, 由于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因监管效率提升给地方带来土方、砂石的增量,也衍生出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如免费安装设备、增量收益按一定比例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