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交响乐团献演“光明之声”音乐季,奏响《黄河大合唱》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祁琦
(资料图片)
“黄河之水天上来,排山倒海,汹涌澎湃,奔腾叫啸……它是中国的大动脉,在它的周身,奔流着民族的热血。”作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不仅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希望,更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
9月1日20时,第二届“光明之声”交响音乐季之《黄河大合唱》音乐会,将在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上演。深圳交响乐团将用铿锵的经典旋律,向观众展示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赞歌。
据悉,该场演出为光明区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由中共深圳市光明区委宣传部、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交响乐团承办,旨在促进光明区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丰富光明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以高品质文艺供给满足广大市民对文化艺术的向往和追求。
该场演出阵容强大,由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杰出青年指挥家林大叶执棒,携手著名钢琴演奏家沈璐、朗诵艺术家李仁义、女高音歌唱家费琪芳、男高音歌唱家张喜秋、男中音歌唱家杨阳,深圳交响乐团演奏,深圳交响乐团合唱团担任合唱。演出曲目涵盖钢琴协奏曲《黄河》及经典的《黄河大合唱》,让观众在演出中尽情领略黄河波澜壮阔的风采与中华儿女坚强不屈的坚韧。
钢琴协奏曲《黄河》根据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改编,它以抗日战争为历史背景,黄河象征中华民族,表现和歌颂了中华民族的雄伟气概和斗争精神。
整曲分为四个乐章:《黄河船夫曲》描绘了黄河激流汹涌澎湃的气势,和黄河船工与惊涛骇浪顽强搏斗的坚强意志;《黄河颂》热情地歌颂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歌颂中国人民五千年的光荣历史;《黄河愤》刻画出妻离子散、满目凄凉,更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敌人的满腔仇恨;《保卫黄河》表现了抗日军民奔赴战场,斗志昂扬的情景,热情地歌颂了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旅美青年钢琴家沈璐将担任该场演出钢琴独奏。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近代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我国近代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3月,由光未然(张光年)作词,冼星海作曲。作品用感情饱满的笔墨,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作品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他不可遏制的创作热情,仅仅用了6天时间,就完成了这部巨作的初稿。同年5月,《黄河大合唱》在延安演出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全曲包括序曲和8个乐章,并由配乐诗朗诵和乐队演奏将各乐章连成一个整体。作品以抗日和爱国两个主题为中心,从深厚的情感和感人的艺术形象一步步展开,直至宏伟的终曲,激荡的感情浪潮发展到了最高点。
在该场音乐会上,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李仁义将在本场演出中担任朗诵,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费琪芳担任女高音,男高音歌唱家张喜秋和旅美青年男中音歌唱家杨阳则分别担任男高音及男中音演唱。